我不是科班出身,每次做网页排版设计都很头痛,谁能救救我!——不着急,只要你掌握了四个要领,排版从此不是难事!甚至你会爱上干这活!
视线顺序
“阅读引导线”引导阅读顺序,使版面易读。
无论是什么样的版面,设置文本与图象时,最需要考虑的就是阅读引导线。一般,在竖排段落里阅读顺序为右上到左下,而在横排段落里则是由左上到右下。在视线顺序的起点处可以设计一些引人注目的文案,例如,大小标题等元素就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。
节奏与平衡
与视觉顺序一样重要的,就是节奏与平衡;过于严谨的整齐的版面,容易给人单调死板的印象。
“井然有序的版面稍微灵活的错开元素位置能让页面更加有趣”
“利用大小不同的元素,使沉闷的页面富有节奏感”
可以在图像的使用,大小尺寸/上下左右位置等上面下功夫,这些能够为版面增加强弱对比。
如果版面的排列顺序很明确,那么可以有意识的去打破,而且一定要表现出这是有意的。技巧就是,打破常规沉闷时,一定要干脆一些,要么全部采用这种排列顺序,要么全部不采用,千万不要保守。
留白
留白(包含有色背景)并非只是单纯的空白。
通常的留白有三种意图
1. 留白分割页面
“每个区块用空白区分的很开,看起来比较宽松舒适。”
2.留白区分层次
“焦点就是标题文本“Hi there”。因为它的字号最大,周边留白最多,所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。”
3.留白活跃版面
“图片元素较少时,利用适当的留白,平衡配置元素,使版面动起来。”
简洁
并不是所有的页面花哨才有效果
页面要学会取舍
有时即使设计本身不怎么样,但是一个机敏醒目的标题就能够吸引人。
一个页面重要的是具体给读者展示你想要表达的内容,并不是让你把全部生平都放上去,页面要切中要点,毕竟浓缩的才是精华。
一般来讲,很多高质量的网页界面设计都有一些相似的布局,通过这些有规律的编排设计,可以帮助你在网页设计时达到美观且实用的效果!你可以参考下面这4种设计方案:
一、古登堡结构(Gutenberg Rule)
所谓Gutenberg Rule就是指当人们浏览一些页面时,大多数人喜欢从左到右或者是从上往下的方式来查看内容。古登堡图表主要是把界面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:主视觉区(左上角)、最终视觉区(右下角)、强闲置区(右上角)、弱闲置区(左下角)。这样的一个行为习惯就可以作为你网页设计时的参考标准。
主视区(Primary optical area):....。强闲置区(Strong follow area):....。弱闲置区(Weak follow area):....。最终视觉区(Final optical area):右下方,视觉流程的终点。案例如图:
二、Z pattern
与古登堡结构相似,这个视觉模型的基本概念也是从左往右,不同的是,Z-Pattern认为网页访客在浏览网页内容时,是按照z字母的形状浏览网页的。在使用Z模式设计时,应遵循以下结构:
1.顶部的水平线应该包括醒目的内容和元素,比例logo和导航
2.对角线该向用户介绍主要内容。
3.一条较低的水平线,可以刺激用户执行某些动作,比如购买、注册、电话、订阅等。
案例如图:
三、F-Pattern
该视觉模型是由知名的网页设计师尼尔森在2006年提出,该模型的概念就是当网页用户访客第一次访问一个网页时,访客会按照F字母的形式阅读内容,因此在做网页界面排版时,你就可以利用这个模型来填充你的网页内容。这个视觉模型可以用于一些文字较多的网页,例如博客、个人作品集网站以及产品介绍介面。
案例如图:
四、三栏式编排设计
一些知名的电商网页有时会选择这个设计方式,这种设计方式能够清晰地展现产品,因为通过三栏分布设计,读者能够在主页面看到你的产品图片以及价格等信息,这样他们点击了解产品的可能性就会很高了。通常来讲,这个网页界面设计包括了三个部分:
标题:...侧栏选择:...商品主页面:...。